電磁流變學2024年學術論壇在安徽蕭縣順利召開
發布時間:
2024-06-13
4月26日至28日,電磁流變學2024年學術論壇于安徽省宿州市蕭縣順利召開。此次論壇由中國力學學會·中國化學會流變學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科學院材料力學行為和設計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蕭縣智能制造創新中心共同承辦,龔興龍教授、孫帥帥教授為學術委員會主席。論壇以“電磁流變材料及其工程應用”為主題,吸引了政府、企業、學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參加,通過深入的學術交流以及產業與教育研究的協調合作,激發靈感并拓展思路。安徽省科技廳二級巡視員王靜,宿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懷穎,蕭縣縣委副書記、縣長朱新華等領導嘉賓出席。
4月27日上午,大會開幕式由中國科學院材料力學行為和設計重點實驗室主任龔興龍教授主持。
安徽省科技廳二級巡視員王靜表示:“希望電磁流變學的專家們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不斷提升創新能力,為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創新無限,未來無限,攜手共進,乘勢而上!。”
宿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懷穎對參會領導專家表示熱烈歡迎,并熱誠期待在接下來的活動中,與會嘉賓能夠互相碰撞思想,分享真知灼見,為宿州發展傳經送寶,指點迷津,希望各位企業家在時代的變革中尋找機遇,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快培育新興生產力。
蕭縣縣委副書記、縣長朱新華表示將進一步推動孫帥帥教授等團隊在電磁流變等前沿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實現更多從零到一的原創性突破和從一到十的迭代性創新。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黨委委員、執行院長康宇表示中國科大先研院將充分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圍繞蕭縣功能性新材料和精密化零部件兩大產業集群建設,以共建蕭縣智能制造創新中心為基礎,以點帶面,不斷擴大與蕭縣在人才、產業、科創平臺等領域的合作,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為蕭縣提供更多的科創部門。
中國流變學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張勁軍首先為與會嘉賓解釋了流變學的概念,介紹了中國力學學會·中國化學會流變學專業委員會的成立與發展歷程。他表示,此次論壇“政產學研”聯合合作,代表了電磁流變學的未來發展方向。
接著,澳大利亞Wollongong大學高級教授(Senior Professor)、澳大利亞機械工程師、英國物理學會會士李衛華教授作大會報告“Metamaterial MR Elastomer Based Devices for Vibration Isolation”。
報告結束后,蕭縣縣委副書記、縣長朱新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研院副總工程師胡岳東,澳大利亞Wollongong大學高級教授、英國物理學會會士李衛華,中國流變學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張勁軍以及大連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董旭峰就“電磁流變技術:從基礎研究到產業應用”主題開展了圓桌論壇,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特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科大-愛博智能聯合實驗室副主任孫帥帥主持。
宿州市科學技術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曉暉以“強化政策頂層設計 優化創新創業生態”為題對科技創新政策進行了解讀,隨后開展了蕭縣產業發展高級人才顧問聘任儀式。另外,蕭縣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蕭縣人民政府與建筑材料工業技術情報研究所分別進行了簽約,達成合作。
開幕式結束后,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張勁軍教授作了題為“含蠟原油電-磁流變效應研究”大會報告;重慶大學余淼教授作了題為“磁流變減振技術在風洞尾撐模型減振中的應用”大會報告;大連理工大學董旭峰教授作了題為“磁流變液關鍵性能改性及產業化前景”大會報告;西北工業大學尹劍波教授作了題為“聚離子液微球懸浮液的電流變效應”大會報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孫帥帥教授作了題為“基于力敏磁流變彈性體的人體運動功能重建與極限增強”大會報告。
4月27日下午,大會分設“電磁流變機理”和“電磁流變應用”兩個分會場,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南京理工大學、河海大學、太原理工大學、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等單位的23位教授、專家學者和工程師作了邀請報告。
分會場一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守虎教授作了題為“磁流變復合材料的磁-熱耦合驅動性能研究”邀請報告;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巫金波教授作了題為“高性能電流變彈性體的制備及其應用”邀請報告;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程昱川研究員作了題為“多功能電/磁流變材料及其4D打印研究”邀請報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鄧華夏教授作了題為“磁流變超多穩態系統微振動能量轉移機理研究”邀請報告;廣東工業大學潘繼生教授作了題為“面向光電晶片平坦化拋光的動態磁場集群磁流變技術”邀請報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王勝副教授作了題為“剪切變硬材料的流變學行為研究”的邀請報告;太原理工大學鈕晨光副教授作了題為“磁場增強各向異性結構電流變彈性體的制備及性能”邀請報告;哈爾濱工業大學張科副教授作了題為“磁流變彈性體磁致力學特性及振動性能研究”邀請報告;蘭州理工大學的高偉作了題為“力學性能可編程控制的磁敏力學超材料”邀請報告;湖南工業大學李祥剛副教授作了題為“強磁場高剪切下磁性液體流變行為的研究”邀請報告;安徽工程大學郭斐講師作了題為“具有自修復功能的聚氨酯脲基磁-率敏彈性體的剪切變硬和磁流變特性研究”邀請報告;河海大學葛茂輝博士作了題為“基于新型低溫敏膠基的磁流變剪切增稠膠正交試驗研究”邀請報告。
分會場二中,南京工業大學李延成教授作了題為“磁流變懸架商用化開發關鍵技術及前景展望”邀請報告;安徽大學楊健教授作了題為“具有變阻尼變剛度特性的磁流變機械臂系統”邀請報告;南京理工大學張文玲教授作了題為“基于可調諧磁流變彈性體的高空間能效自傳感隔振系統設計”邀請報告;重慶郵電大學李銳教授作了題為“磁場驅動型可變剛度球形抓取器的設計與優化”邀請報告;中國礦業大學劉新華教授作了題為“磁流變座椅懸架半主動控制策略研究”邀請報告;重慶大學董小閔教授作了題為“基于擠壓強化效應的磁流變擠壓模式阻尼器高頻性能分析”邀請報告;重慶大學浮潔教授作了題為“磁敏自適應準零剛度隔振器設計與調控”邀請報告;石家莊鐵道大學劉永強教授作了題為“軌道車輛懸掛系統的動態需求分析與半主動控制”邀請報告;上海航天控制技術研究所程明工程師作了題為“磁流變阻尼器動力學設計及在航天器振動控制應用”邀請報告;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李潤璞講師作了題為“磁流變在軌道交通中的應用”邀請報告;中國礦業大學華德正博士作了題為“基于磁流變液的軟體磁控機器人變形態驅動特性研究”邀請報告。部分專家于28日前往徐州市進行了現場考察。

此外,論壇共有18位報告人進行了墻報交流。經評審委員會評審,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連芯玉獲得一等獎,大連理工大學杜天翔、福州大學黃嘉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王文盼獲得二等獎,山東科技大學陳慶超、蘭州大學韓文恒、福州大學劉祥宇、中國礦業大學申玉瑞、大連理工大學周鋒、大連理工大學Wafa Iram khan獲得三等獎。
此次論壇以“政產學研”為特點,專家學者們深入地交流了電磁流變理論、材料制備以及應用方面的最新成果;政府與企業界的代表與學術界代表的交流融合,進一步推動了電磁流變新技術的成果轉化,促進我國電磁流變材料與應用的發展。
本文轉載自 智能材料和振動控制實驗室。
相關新聞
中科擎邦首席科學家龔興龍教授團隊20年研究成果凝練成書《磁流變智能材料》新書重磅發布
2025-06-10
2025-08-03
2025-07-29
2025-07-24
2025-07-19
2025-07-14